太阳系中有几大行星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文章摘要:太阳系 (Solar System)就是我们所在的恒星系统。它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引力约束的天体的集合体:8大行星(冥王星已被开除)、至少165颗已知的卫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这些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柯伊伯带的天体、彗星和星际尘埃。
什么是行星?
行星,通常指自身不发光,环绕着恒星的天体。其公转方向常与所绕恒星的自转方向相同。一般来说行星需具有一定质量,行星的质量要足够的大且近似于圆球状,自身不能像恒星那样发生核聚变反应。
目前为止,人类已知的太阳系行星只有八颗。还有冥王星当然是存在的了,只是曾经作为第九大行星的它不再归类为行星。这并不是因为天文学家发现冥王星不存在,而是因为行星定义的问题。
早在20世纪30年代,冥王星最初被发现时,天文学家误以为它的质量接近于地球,所以它理所当然地被认为是一颗行星。但随着观测技术的进步,天文学家发现冥王星的质量其实很小,只有地球的0.22%。
根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在2006年给出的行星定义,由于冥王星无法清理轨道附近的其他更小天体,所以它不满足行星所要具备的三大条件之一,因而它不再被认定为是行星,而是被划分为矮行星。冥王星轨道大部分位于海王星轨道之外的柯伊伯带中,它是柯伊伯带天体。
”八大行星“(Solar System)是太阳系的内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它们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006年8月24日下午,在第26届国际天文联会通过第5号决议,由天文学家以投票正式将冥王星划为矮行星 ,并质量低于月球,自行星之列中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