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怎么远离黄曲霉毒素B1的危害呢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随着信息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的普及,相信很多人对黄曲霉毒素B1有一定的了解,虽然大多数人不清楚这种毒素是什么具体的物质,但肯定知道它是对人体健康危害特别大。小编从事的工作对黄曲霉毒素B1了解相对较多一些,也深知其危害巨大,所以想分享一下自己的一些看法,让大家在生活中尽量少接触黄曲霉毒素。
简介:
1、黄曲霉毒素B1英文叫Aflatoxin B1,简称AFB1,有些报告上面会用到这个简写。
2、黄曲霉毒素有很多种,黄曲霉B1是其中一种毒性最强的毒素,其毒性比砒霜还强几十倍,主要对肝脏有严重损伤,是Ⅰ类致癌物,我们要对其有足够的重视。
产生条件:
高温高湿就容易长黄曲霉毒素,一般温度在25℃-35℃,粮食水分偏高的情况下容易长黄曲霉。比如南方收割玉米的时候,玉米水分高,如果不及时晒干就很容易长黄曲霉B1。
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相当稳定,很难溶于水,高温高压对其破坏程度也很小,接近300度高温才开始裂解,所以普通的水煮对其基本上没有作用,紫外线对它有一定的破坏力。
避开:
了解了上面的性质,是不是觉得黄B1是个顽固又恐怖的东西呢,“惹不起总躲得起吧”,尽量少接触黄曲霉污染的东西才是有效的方法。小编就教教大家生活哪些东西容易滋生黄曲霉?又该怎么避免?
玉米:
1、玉米是最易污染黄曲霉B1的食物之一,那是不是就不能吃了呢?那不是的,只要正确选择是可以避免的。
2、北方玉米感染黄曲霉要少很多,如果需要做玉米粉之类的最好选用东北、西北的好玉米,南方玉米尽量还是少做食物。如果是自己吃玉米粒,最好每次都把玉米挑出来,破碎的、有霉变的一定不能吃。
3、建议少吃存放过久的破碎玉米粒,因为玉米破碎后没有种皮保护,更容易滋生黄曲霉毒素。
花生:
1、花生也是容易感染黄曲霉的食物之一,霉变的花生一定一定不能吃,如果不小心吃到了一定要用清水漱口,并洗干净双手。
2、对于宝宝这类不太懂的人群,更不能直接把有壳的花生给她们吃,因为有些霉变的从外面看不出来。
3、选择花生如果发现一包花生里面霉变粒多,建议全部都不能吃了,因为黄曲霉是很难从肉眼看到的,霉变粒太多好的颗粒也会被污染。
五谷杂粮、坚果等:
这类食物也容易生长黄曲霉,选择这类食物的时候一定选择闻起来新鲜、看起来没有明显霉变的,有霉味的切记切记不能吃。特别是有喜欢吃五谷杂粮的人们,因为杂粮相对买的人少,所以存放时间会久一点,选购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闻气味。
牛奶、食用油等:
前两年某大的乳业曾被曝光奶粉的黄B1超标,食用油也有过报道黄B1超标,那边是不是就不能吃牛奶和油了呢?其实不是的,黄曲霉B1毒素在饲料中的标准都规定的非常严格,更不用说食品行业了,大家在选择此类产品时,建议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另外小编个人建议不要一直钟爱一个品种,换着选择吃也挺好的。
辣椒、花椒等佐料:
1、小编有次回家发现家里的辣椒有点发霉了,家人在吃之前就把坏的挑出来,好的留着,因为是自家种的舍不得丢,后来在我的坚持下才全部丢了,我留了个样品用快速试剂盒测了一下黄B1的含量,竟然比标准超标了几十倍,所以年轻一点的人们一定要注意父母的食物,不能吃的一定不要觉得可惜。
2、像辣椒花椒这类,如果发现有零星的霉变了,就不能再吃了。
菜板(砧板):
曾看到一篇网络文章,典型的标题党,说的就是一家几口都得癌症,罪魁祸首就是菜板,当然我们不追究其真实性,但的确得注意菜板,因为菜板残留的食物很丰富,很容易滋生霉菌毒素,建议菜板认真洗,有太阳的时候放太阳底下暴晒,平常也需要立起来保证其干燥。
多学习:
多读书多看报,多了解相关的知识,对毒素有个正确的了解就不会盲目的害怕了。
勤洗手:
除了食物,生活中很多东西都有可能污染有黄曲霉毒素,勤洗手是远离毒素最基本的做法。
发霉的东西丢掉丢掉丢掉:
发霉的不一定是黄曲霉,但很多霉菌都会对身体有害,所以坚决丢掉丢掉,不要用水洗掉或者把霉变部分去掉,这是不行的,因为黄曲霉中毒只需要一点点就会中毒,肉眼看不见的不一定就没有毒素。
吃瓜子、花生、坚果等尽量不要用嘴破壳:
勤快一点,用手剥,坏的不要吃,尽量减少黄曲霉的污染。
关爱父母、给他们讲解黄B1的危害:
给父母讲解清楚,让他们也会自己选择食物,老年人有时候会舍不得丢掉发霉的东西,这方便一定要让他们意识到毒素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