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在广州是怎样禁烟的?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林则徐(1785~1850),字元抚,又字少穆,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等,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华人敬仰。
林则徐在任湖广总督期间,由于清政府腐败,英国强盗把一种叫鸦片的毒品源源不断地偷运进中国,毒害中国百姓,且情形愈演愈严重。当时鸦片问题已逐渐成为政治性争论问题之一。
林则徐面对这一切十分焦急。他多次向道光皇帝上书陈述鸦片的危害:“法当从严,若犹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意为面对鸦片的危害应该严加整治,若不重视,那么数十年以后中原大地将再也没有可以打仗的士兵,也没有可以充国库的钱财了。
还没等皇上批示,他就自己开始在全省厉行禁烟,收缴烟土、烟膏与烟具,并配制“断瘾药丸”供人戒烟,成效卓著。举棋不定的道光终于认识到了严禁鸦片的迫切性、必要性和可能性,被迫接受了林则徐的建议,任命他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沿海负责禁烟。
入广州之前,林则徐先弄清广州受鸦片毒害的情况,查找各家烟馆,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道光十九年正月林则徐抵达广州,禁烟运动迅速展开。二月初四,他会同广东巡抚邓延桢等人,一面加紧整顿海防,修建炮台,招募水勇,严拿烟贩,警惕敌人从海上进攻;一面传讯十三行洋商,责令转交谕帖,命外国鸦片贩子限期内将鸦片全部上交,并使其保证今后永远不再带鸦片进入我国进行贸易。
他还严正声明道“若鸦片一日不除,我就一日不回”,发誓一定将此事负责到底,决没有半途而废的道理。又作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意为大海因为有宽广的度量才容纳了成百上千的河流,高山因为没有勾心斗角的凡事杂欲才如此挺拔,鼓励自己英勇抗争,表示了坚决之心。而他的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更是流芳千载,为无数人所传诵。
但外商仍拒绝交出鸦片。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经过激烈的斗争,林则徐等人挫败了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和大部分鸦片贩子,收缴全部鸦片近2万箱,约237万余斤,于四月二十二日(6月3日)在广州郊外的虎门海滩上,把鸦片投进两个已放入卤水和生石灰的大硝烟池,顷刻间浓烟滚滚,这些害国害民的所谓“福寿膏”化为了灰烬。经过22天,堆积如山的大量毒品才全都被销毁。这么多鸦片被集中销毁,不知道使中国和中国人少受了多少危害和损失!
销烟的正义行动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虎门海滩每天都有上万人观看,人们无不拍手称快。外国友人看到这个情形也对林则徐禁烟的果断态度表示钦佩。侵略者则咬牙切齿,奔走哀号。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的审时度世与眼光独到为老百姓带来了希望,同时也是腐败清政府中的一颗明星。
林则徐为国家和民族做了一件大好事。虎门硝烟的壮举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绝不屈服于侵略的决心,给英国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揭开了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第一页。林则徐理所当然是这一事件的组织者、指挥者和完成者。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已毫无愧色地成为历史巨人了。
回答者: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员 李蕾
林则徐,福建侯官县人,字元抚,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1839年6月3日在虎门销毁。虎门销烟使中英关系陷入极度紧张状态,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林则徐)
道光十八年,任两湖总督的林则徐向道光皇帝上书痛陈西方国家对我国大量倾销鸦片的危害,“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道光于同年12 月31 日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查禁鸦片。鸦片,俗称大烟,早在明朝就有葡萄牙人以药材的方式输入中国。大清建国后,仍用明朝旧制,准令进口。但是大清统治者很快就发现,鸦片作为药材对人民健康的促进,远远抵不上它作为毒品对人身体的摧残。道光以后,清政府更着力于对鸦片的查禁,将禁烟是否得力作为考察官员政绩的标准之一。
(晚清吸食鸦片者 )
1938年8月,林则徐遵循道光帝:“各抒所见,妥议章程,迅速具奏”的逾令,向道光帝上书,主张查禁鸦片。林则徐对黄爵滋重治吸食之法表示赞同。他认为查禁鸦片应轻重有别。应将禁烟重点全力放在抓拿兴贩,严查海口,杜绝鸦片之源。1839年1月,当林则徐开始赴广东的途中,他就已经开始规划他的“禁烟活动”,他根据事先掌握的情况,开出了一批中国的烟贩。立即通知广东地方官迅速将他们拘拿起来。他到广州半个月后,命令外国商人把运抵海口船上的鸦片全数缴出。而对于外国走私鸦片的商人,林则徐也指明捉拿了一些,并且派兵围困了外国商馆。林则徐在广州禁止鸦片的过程中一边禁烟,一边积极备战,修建炮台,进行了大量的“师夷之长技以制敌”的军事变革实践,相信“民心可用”,招募五千多渔民编成水勇,屡败英军的挑衅。在1839年下半年,取得九龙之役、川鼻官涌之役等反击战的胜利。
(林则徐销烟池旧址)
自道光十九年3月林则徐到达广州查禁鸦片起,至道光二十年10月清廷革林则徐两广总督职止,林则徐在广州主持禁烟抗英军事斗争共19个月。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至6月25日结束,共历时23天,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决不屈服于侵略的决心。
虎门销烟从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鸦片在中国的泛滥,,是人类历史上旷古未有的壮举,在民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大大增加了中国广大民众对鸦片危害性的认识,展示出中华民族无以伦比的伟大形象,唤醒了中国人的爱国意识。虎门销烟是我国近代史上反帝斗争中的光辉一页,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的胜利,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第一个伟大胜利,这一壮举,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利益,增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林则徐的“禁烟运动”,从一定程度来讲,维护了当时中国闭关锁国的清朝统治者的利益,违背了当时世界发展的潮流,助长了中国的民族主义情绪,导致了贸易争端的战争化,因而也存在一定的消极影响。
鸦片烟, 烟品与鸦片的合体。降低成本,覆盖面广,害更多人。
林钦差肯定从禁止奸商贩卖开刀的。
林则徐在广州禁烟的壮举,可谓人人皆知,拍手称快!因此,林则徐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英雄”!
那么,林则徐在广州是怎样禁烟的?经过是怎样的呢?
1839年3月10日上午,钦差大臣林则徐到达广州。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等文武官员,到天字码头迎接。
到达第二天,林则徐便下达命令:随从人员严格遵守纪律,不得随便外出、走漏消息;只收阅揭露鸦片罪犯的呈词;研究禁烟办法和加强防务;阅读有关广东地理、海防、海关等方面资料。接着,他又以检查学业为名召集书院学生考试,要求他们发表对禁烟的意见。
林则徐还告诫自己要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杜绝私欲,做个硬汉。
在充分掌握了广东地区相关鸦片情况后,林则徐下令查封广州所有烟馆,并于3月18日坐堂传讯垄断对外贸易的十三洋行,斥责其勾结外商走私鸦片,命令其把布告带回洋馆,向外商宣读。林则徐布告中指出,贩卖鸦片是骗人财、害人命,要求其报明所存鸦片数量,限三天内缴出,并写下书面保证。
为了保持罪恶的鸦片贸易,驻中国商务监督查理·义律亲自策划破坏禁烟运动。3月21日,三天限期已满,义律指使英国烟贩用搪塞手段敷衍。
林则徐识破英国侵略者狡猾的欺骗技量。他已了解到在伶仃洋面的英国鸦片趸船有22艘,每艘所装鸦片不少于一千箱。于是,他下令立即传讯英国大鸦片贩子颠地。
义律见蒙混不过,便恫吓林则徐使其屈服。3月23日,义律命令将趸船开走,并摆出战争姿态。第二天,又企图乘夜携带颠地逃跑。然而,伶仃洋面英国的鸦片趸船,已被林则徐所派水师在群众协助下截停,颠地也被逮捕。
为了狠狠打击义律破坏禁烟行动,林则徐下令:封存所有黄埔港鸦片货船;停止中英贸易;严密防守洋馆区,不许外商出入,撤退中国人;断绝洋馆与趸船的交通。这一系列正义措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大力支持。3月26日,林则徐又发出速缴鸦片烟土通令。3月27日,义律无可奈何地具禀林则徐,表示遵命缴出所有鸦片。英国22艘鸦片趸船尊命全部开到虎门。
林则徐,福建侯官县人,清朝政治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陕甘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