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卫视的《祈》你看了吗,感觉如何,值得一看吗?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利用水的浮力展现飞天的意境。这个创意太绝妙了。河南卫视连续推出的这几个节目让人刮目相看!
昨天,看到河南卫视的庆端午节目之后,很是感慨。
第一次在B站上看到,是一分钟多的,只有一个《祈》的水下舞蹈,第一遍看的时候很惊艳,舞蹈很漂亮 ,很国风,如此而已。
看过之后,又寻找了一个十五分钟的《端午奇妙游》,这个是只有节目表演,没有其他的穿插的,又看了一篇,汉服之美,舞姿之妙,可以说短短的一个《祈》,完美展现了曹植《洛神赋》的文字。
演出的演员很漂亮,正如《洛神赋》所表现的:
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
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
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
总之,很是惊艳,后来觉得不过瘾,又找到了《端午奇妙游》的完整版,对整个故事的脉络,穿插算是有了深刻的了解,比如在节目中出现的几个女子,比如说唐小可等人,就是《唐宫夜宴》中那几个女子,整个《端午奇妙游》也就是《唐宫夜宴》的前传,这让我很是期待中秋节、七夕节等的节目。
这几个美妙可人,拥有无双才艺的唐代女子,会有什么样的经历呢。
看了节目之后,不过瘾,又找了幕后的故事,这才发现,原来第一个很惊艳的舞蹈《祈》,竟是一个水下舞蹈,而不是后期的CG合成。
刚开始,我一直以为是CG合成的
这个有着极强肺活量的舞者叫何灏号,曾经是花样游运动员,代表广州队屡获全国青少年花样游泳锦标赛团体冠军。
据何灏号介绍:整个水下的舞台拍摄过程都要靠憋气完成,大概50秒就要换一次气,一天反复下水超过200次,为了表演效果,在水下还要避免经常眨睛,做好表情管理。
这个舞蹈的编导叫郭吉勇,在《祈》之前,就凭借另外一个水下舞蹈《卷珠帘》惊艳了无数的观众,而这部《祈》,先后拍摄了三次,在水中泡了26个小时才完成拍摄。
总之,这是一个值得一看的节目。
除此之外,整个《端午奇妙游》都值得一看哦!整个《端午奇妙游》由几个唐代女子的故事进行穿插,有《龙舟祭》、《兰陵王入阵曲》、《唐印》及《医圣传人》。每个人节目都很的辨识度。
《龙舟祭》再现了古代端午节前夕的祭祀场面,融合了祭祀、舞蹈、杂技、击鼓、奏乐,很富有阳刚之气,很是壮观。
《兰陵王入阵曲》讲了一个送使,也就是随着日本遣诏使来到日本的一个乐师的女儿的故事,她继承了父亲的志向,立志要做一个乐师,在家人的反对下,苦练《兰陵王入阵曲》的故事。
《唐印》则是将傀儡戏与舞蹈相合,场景很是梦幻,有《博物馆奇妙夜》的感觉,和《唐宫夜宴》的开场有异曲同工之妙。
而《医圣传人》则讲述了博大中医文化,千年济世悬壶,再现了中医的魅力。
总之,这几个节目都很惊艳,通过剧情穿插,让我们知道了故事的来龙去脉。
只是相对来说,那个《大碗宽面》有一种格格不入的感觉,一大堆飘飘欲仙,又纯又美的大唐女子故事中,添加了一个极具现代特色的歌曲,很是不搭。
这是我所诟病的。
来自重庆歌舞团的节目丽人行,很喜欢他的穿插,节目也很好,只是期待性小了不少,毕竟,《丽人行》在西安不夜城,在抖音上已经被玩滥了,随便某个网红都可以跳上一段。惊艳感不足。
总之,这是我的看法。
作为河南人,为河南卫视加油,也许有人认为,从去年春节的《唐宫夜宴》开始,河南卫视像开了挂一样,其实不然,从建台以来,河南卫视一直坚持自己走本土特色的节目。
比如说每年大年三十还要直播的《梨园春》,展现了豫剧之美,为豫剧培养了一个个新老中青代的演员,甚至到海外巡演; 而《武林风》也展现了河南人的阳刚之气。当然,类似的节目有很多,也只有多年电视人的不断积累,才有了如今的化茧成蝶,名扬国内外。
惊艳不?理所当然。
看了几遍了,太值得一看了。
第一,河南卫视能有这个创意,就值得点赞一万次。因为现在的电视节目大多不能出新,尤其是在传统文化方面,只会跟风凑热闹,结果只是东施效颦,观众也不买账。
第二,这个创意能得以实现,是多方面的合力,观众都能强烈感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创作诚意与努力。因此,收获观众的诚心诚意的认可,是理所应当的。
第三,这个节目推出的时间点恰到好处,要知道再好看的节目,也需要应时应景才行,否则宣传效果会事半功倍。而河南卫视选择在端午节推出这样的节目,无疑是对端午节的最大尊重,也是对这个节目的最大尊重,更是对观众的最大尊重。
看过,很新鲜,值得一看。
跟央视的水下舞蹈《翾》差不多,同样的演员,差不多的名字,换了一套衣服。翾,是飞翔的意思,取名《祈》应该是已经有了《翾》,冷饭热炒,重新包装,就有了河南卫视燃爆的节目
好看
看完后觉得果然是民族的是最好的,值得一看。然后又有些担心,感觉棒子马上要发表“这些都是韩国的”言论了[惊呆]
我是被别人说,好看,整个看完!给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