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高效学习中的晨读策略

高效学习中的晨读策略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高效学习中的晨读策略

浅谈高效学习中的晨读策略

“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空气清新,人人神清气爽,最是记忆力最佳的时候,所以晨读这个环节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应该重视早读课的教学指导,因为它既是学生对新课的初步认识过程,也是学生对语文知识温故而知新的过程。晨读中,学生是真正的课堂驾驭者,但是事实往往让教师很失望。教学中,晨读课不是成了学生的机械背诵课,就是成了随心所欲的“放羊课”……,我一直想改变这个现状,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组织好晨读课,对语文还真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呢!那么,怎样向40分钟的晨读要质量、要效果?

一、明确读的目标,让学生合理分配时间完成。

初一年级的学生,学习自主性差,学习目的模糊。教学中,大部分学生不考虑为什么读,怎样读,读哪些?而老师呢?只要能听见学生那或整齐或洪亮的读书声就心满意足了,久而久之,让记忆的黄金时段荒废了,还让学生养成晨读课自由散漫的坏习惯。所以笔者认为,晨读时语文教师进入教室,一定要发挥好组织者的优势。“磨刀不误砍柴工”,老师可以利用两分钟的时间安排早读的内容,内容既要“温故”又要“知新”,如:本周学习了哪些课文,哪些知识点需要背诵,哪些则需要熟读,本周教师计划完成哪些新的课文,学生必须读几次,笔者建议教师根据学校安排的晨读课节数,提前安排每周的晨读课内容,每次所读的内容不宜太多。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配读书内容。学生带有目的性的去上晨读课,就不会发生“放羊课”、“机械背诵课”的情况了。晨读课快结束时,教师再利用1~2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汇报一节课的收获。这样的晨读课不但能提高课堂效率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二、扩大读的范围,让学生品味语文的魅力。

晨读,读什么?答案一定是课本吗?不一定,中外古今的文字爱好者,将语言的世界描绘的既美丽又丰富,所以中学生所读的内容可以更宽泛、更丰富,语文教师组织学生晨读时,应该跳出课本的限制,让学生将视野投得更多、更远些。(一)、晨读可以读与单元话题相近的优秀文章,学生在读中会发现,同样的话题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效果迥然不同,甚至差异很大,那么写作文时就不会死板不灵活了。学过一位作家的文章,组织学生收集作家的其他作品,并在晨读的时候读一读,学生一方面扩大了知识面另一方面对作者了解的会更全面。(二)、晨读可以读名人名言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等。多读多记名人名言不仅帮助学生收集了写作文的素材而且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三)、晨读也可以读成语、俗语,甚至是班级里、年级内学生写的优秀作文习作。多样性的内容,会让学生对晨读课充满期待,读时又会激情四射,对于语文课的喜欢就不言而喻了。

三、变化读的形式,让学生提高读的能力。

晨读课,桌上放本语文书,学生端正身体,大声齐读,似乎成了标准的模式。但作为今天的语文教学,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善于进行创新。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不同的课文要采取不同的读法。如:课本中的重点课文要让学生自读或齐读,这样能提高学生的重视度,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最好自读,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最好齐读。童话、散文、抒情性较浓厚的文章要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光未然的《黄河颂》可分成男生、女生两部分读,而刘成章的《安塞腰鼓》就要分成男生、女生、领读和齐读。古文和古诗词则要采用边读边背边写,三步走的方式。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避免一部分学生在写名句时“闻言创字”的问题。当然语文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文章的需要采用适当的策略。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增加读的兴趣。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集声、图、形为一体的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语文课堂已经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那么,晨读课需不需要多媒体的帮助呢?实践证明,将多媒体引入晨读是一种激活晨读课的好办法。晨读课上,老师总会发现,学生缺少热情、感情,习惯唱读,为读而读,许多热情洋溢的文章在他们口中好似小和尚在念经文,一些饱含情感的句子,在他们口中,平淡地似一杯白开水,此时我想到了多媒体,在读何其芳的《秋天》时,我在幻灯片上,展示出色彩丰富的秋景,并配上名曲《秋日私语》,学生一下就被我创设的情境吸引了,他们读时,自然放慢了语速,增加上了感情。在读古文时,我先让他们听录音朗读,再让他们合上书,看出示的文段图片,并试背古文的内容,学生很快就喜欢上了这种间接背诵古文的方式,慢慢地也不会觉得古文是一种呆板的文章了。如果老师有时间,还可以将网上的美文转到幻灯片上,让学生利用早读课的时间,自由品读,这样学生既丰富了语文知识,又培养了晨读兴趣。

晨读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记忆力,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它是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环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确定晨读内容,合理安排计划,采用多种形式,做出科学指导,学生一定会读出兴趣,读出能力,读出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