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风,这样理解好容易!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热力环流是高考地理中的重要考点,海陆风是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正确的成因分析不仅需要懂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且要明白气压分布规律。
先看左图,白天(有太阳的)太阳同时照晒着海洋和陆地,由于海洋的比热容大于陆地比热容,所以陆地比海洋增温快,即白天海洋温度低于同纬度的陆地温度。
先插播一个知识:首先我们看见一条条的等压线,实质是一个个等压面,只是我们看见的是剖面图而已;其次,空气气压值的分布与空气密度是一致的,海拔越高,空气密度越大,海拔越低,空气密度越高,即“下稠上稀”,气压值也是一样;还有就是,如果地表物质均一,则等压面为水平的,气压值自然是海拔高数值小了。这一点理解特别重要,你同意吗?
再看图中的等压线(面),为什么是弯曲的呢?为什么那样弯曲呢?请注意高空气压值950hPa的绿色等压线(面)和低空气压值为1010hPa的红色等压线(面)
再插播一个知识:气压高低比较必须是同一个水平高度才可以,就像拳击比赛一样,体重相当者比。由于近地面,白天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所以陆地上空气流受热膨胀上升,海洋上空气流冷缩下沉;这样处于陆地处B与处于海洋处A在同一海拔,由于B处空气膨胀上升,而A处空气下沉,所以A处密度大与B处密度,故A气压就高于B,哈,气压值1010hPa等压面就这样弯曲啦。
A处气压高于B处故近地面,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同理,高空则从D陆地吹向C海洋,热力环流就这样愉快的形成了!
结论,白天海风形成是这样的:白天陆地比海洋增温快,近地面陆地气压低于海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晚上陆风的形成,仿照以上步骤相信你一定明白的!